close

  瓊海多種模式同步發展,把農民從原來的單純種植生產中解放出來,農戶可以通過鋪面經營、土地出租、打工、種植等多方面增加收入,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和加快增收速度,走出了城鄉一體化新路徑。(南海網記者楊雋瑩攝)
  近年來,瓊海市努力通過以鎮帶村、企業帶村、景區帶村、國家農業公園帶村、中心村帶村等5種發展模式,大力發展鄉村游,把游客引到千家萬戶,推進農民就地就業,真正實現農民角色轉換。(南海網記者楊雋瑩攝)
  南海網瓊海12月22日消息(南海網記者楊雋瑩)美雅村,和它的名字一樣,美麗而又雅緻的它如今是眾多游客心中的“紅人”,其獨特性帶來的旅游收入已經成為當地村民的經濟支柱,農民不用出家門就能實現就地就業,這正是近年來,瓊海市在探索城鎮化建設的道路上,摸索出的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。
  “鄉村旅游業作為農村地區的一種新興產業,是有效轉移當地農民的重要途徑,也是促進城鎮化的重要手段之一。”在瓊海市委書記符宣朝看來,瓊海的“田園城市”城鎮化模式正是讓農民實現就地就業,在家門口就能把錢賺了,正好契合了中央提出的“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”的發展精神。
  發展鄉村游 美了田園 富了村民
  走進美雅村,迎面“聽風美雅”四個字仿佛一陣清風自陌上田野而來,這裡的阿叔農家樂、三嫂旅館、汽車酒吧早已名聲在外,光是以他們為典範來進行的採訪報道的媒體已是不計其數。
  “我們這個農家樂開了一年多,因為靠近博鰲亞洲論壇,現在收入很不錯,最主要的是不用出遠門,能夠在自己家門口做點小生意,我們都很滿意!”面對媒體的鏡頭,以前靦腆、不善言辭的阿叔農家樂老闆鄭元鋒,現在一口氣就能將自己和村民合伙經營的農家樂現狀完整表達出來。
  近年來,瓊海市努力通過以鎮帶村、企業帶村、景區帶村、國家農業公園帶村、中心村帶村等5種發展模式,大力發展鄉村游,把游客引到千家萬戶,推進農民就地就業,真正實現農民角色轉換。每個村鎮結合當地的特色,發展內容豐富和獨特性賣點的鄉村旅游,建設起了一批鄉村客棧、汽車營地、採摘籬園、生態漁村、家庭農莊,既美化了村子的生態環境,又帶動了全村致富。
  譬如村民集資的美雅阿叔農家樂和大路坡農家樂,每月營業收入高達55萬元,目前,瓊海全市休閑農業組織13家,被評為省級休閑農業示範點4家,以餐飲為主的農家樂22家,這些農民既是股東又是員工,享受著鄉村游帶來的雙重福利。
  建設國家農業公園 打造農業與旅游融合的全新業態
  “我們的家鄉,在希望的田野上,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,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……”正如歌曲《希望的田野上》中唱到的,位於瓊海市區嘉積鎮北邊的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,是瓊海目前面積最大的田地,風景優美,土地肥沃。
  自2012年11月份以來,瓊海市依托龍壽洋附近的村莊、農田、經濟作物等現有資源,將其規劃成一個萬畝田野公園,作為“打造田園城市、構建幸福瓊海”發展戰略的先行區。如今,該公園現已建成長10公里的人行木棧道、自行車道,以及休閑小站、農家樂等一批基礎設施和旅游設施。瓜果飄香的田園,轉眼間成了城裡人休閑的景區。
  據介紹,瓊海市將把創建“國家農業公園”作為城鎮化中統籌鄉村發展的重要手段,以旅游業的理念和營銷手段來包裝和充實農業,打造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產業化功能、旅游功能、休閑功能和運動功能的城鎮化鄉村綜合載體,推動傳統農業向休閑觀光高效農業轉變,實現農旅融合發展。
  目前,瓊海全市正在建設三大“農業公園”,面積近15萬畝,分別是潭門、博鰲片區濱海農業公園,龍壽洋片區農業公園、萬泉河流域農業公園,通過三大公園的建設把整個瓊海市構建成一個城鄉一體化示範區,將帶動農村人口10餘萬人。
  多模式同步發展促農民增收 開闢城鎮化建設新模式
  除此之外,瓊海市還以嘉積、博鰲和萬泉河流域為重點,將熱帶特色農業與旅游相結合,充分利用田園景觀和自然生態,推出田園風光農家樂游、原生態綠色休閑游、重溫紅軍之路紅色自駕游、萬泉河垂釣自駕游等精品路線,打造全國大學生旅游首選目的地。
  同時,建立村企發展新模式,通過“公司+集體+農民”的模式,採取農民集資、集體出地、共同經營、共享利益的方式,成立“南強旅業發展有限公司”,開展竹排河上漂流旅游項目。公司從領導到員工都是清一色的“農民軍”,帶動130餘名村民就業。公司創辦6年以來,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80多萬人次,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。
  瓊海多種模式同步發展,把農民從原來的單純種植生產中解放出來,農戶可以通過鋪面經營、土地出租、打工、種植等多方面增加收入,從原來單一的生產性收入轉為經營性、財產性、工資性、生產性四項收入,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和加快增收速度,走出了城鄉一體化新路徑。
  (原標題:瓊海發展鄉村游建設農業公園 農民實現就地就業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fepfdsgin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